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已完成受理申報、通訊初評、會議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於6月21日正式公布。我校共有26項課題獲準立項,立項數在全國所有申報單位中排名第37位🧑🏼🦱,在全國師範大學中排名第9位;在上海排名第4位,僅次於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今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繼續采取適度限額申報的辦法,全國哲社規劃辦最後正式受理有效申報29677項,比去年增加237項🏭🧘♀️,最終4506項獲得立項資助𓀂。其中重點項目358項,每項資助35萬元🥨;一般項目3147項,青年項目1001項,資助強度均為20萬元。
我校立項的26個項目,從項目類別來看,其中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16項👲🏿,青年項目8項🙎🏼;從學科分布來看🧍🏻,語言學5項🎥,哲學4項,世界歷史、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各3項,宗教學2項,法學🧑🏼🤝🧑🏼、理論經濟😂、體育學、新聞學與傳播學、政治學🚵🏻♂️、管理學各1項🧜🏼♂️;從學院分布來看,人文與傳播學院9項,哲學與法政學院8項🦢,外國語學院3項,對外漢語學院2項7️⃣,教育學院2項,商學院1項🙅🏻,體育學院1項🚣🏻♂️😼。
綜觀我校今年的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情況,有不少可喜之處🚴🏻♀️,具體表現為:第一,立項數再創佳績。此次立項數僅次於2017年的30項,為我校歷史第二好成績。第二👨🦰,立項排名前40名的單位中基本都是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我校是為數極少的地方高校🎖,這也體現了我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實力。第三,學科和學院分布情況較好🙍♂️。今年共有12個學科獲得立項,此前立項較少的理論經濟🧑🏻🦼、體育學✯、法學🧈🍹、新聞與傳播學、政治學等學科都有立項除此之外,26個項目分布在7個學院,這也較往年有所改觀🤸🏼1️⃣。第四👳🏿♂️,重點項目立項數和歷史最好成績持平✪。重點項目上海共立項20項,我校占了10%。第五,青年項目立項有較大突破,為我校最多的一次。在全國青年項目整體立項數比往年有所減少的前提下,能取得立項數的增長👩🏻🎤,實屬難能可貴,這也反映和說明我校科研梯隊建設合理,青年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有顯著提高。
在校內國家級項目在研率高🥦🧏🏽、校外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今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之所以能再創佳績,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各學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工作👶,落實申報計劃🥶,督促教師申報,並組織召開多場專家論證會🧑🏽🌾,對所有申報材料進行預審把關;第二,社科處合理謀劃🧖🏽♀️、精心組織🫶🏻、深挖潛力👨🏻🦰,通過學院座談會、微信公眾號🥖、微信申報交流群、個別溝通等點面結合多種形式進行政策宣講🔛、答疑解惑;同時邀請校內外評審專家與申報教師面對面互動交流🧚🏿♀️,製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輔導材料匯編》和《國家社科基金申報書填寫模板》🛠,並利用寒假假期對每份申報材料從選題、研究隊伍🌬、課題設計論證、前期成果、排版🍕🙏🏿、各類數字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核,提高申報質量和標書合格率。第三🔗,狠抓選題,提高質量。為切實提高項目申報質量,社科處從源頭——選題開始抓起,要求申報者在選題質量上下足功夫🧛♀️,申報項目選題既要立足學科優勢、研究優勢和研究特長🍜,又要緊扣課題指南,準確把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導向和研究導向🧑🏽🌾,擴大選題視野和研究領域,盡量避免低水平重復類選題項目申報。選題收齊後,廣泛聘請校內外學科專家✮,對選題把關🦬,並逐一通知申報者進行修改完善🤳🏿。
目前,各課題負責人正根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和批準立項經費重新編製經費預算,各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也將陸續啟動👨🏻🦯➡️,相關學院在做好項目管理工作的同時,要認真總結經驗🧰,為下一年的申報早做準備。(徐松如)
附🦵🏼: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一覽表: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類別 | 學科 |
1 | “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理論與實踐研究 | 劉作翔 | 重點項目 | 法學 |
2 | 朱子語錄詞語匯釋 | 徐時儀 | 重點項目 | 語言學 |
3 | 文化氣質與文化競爭力關系的哲學研究 | 崔平 | 一般項目 | 哲學 |
4 | 《阿爾貝特施韋澤哲學—倫理學文集》翻譯及研究 | 陳澤環 | 一般項目 | 哲學 |
5 |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中國發展治理經驗的經濟理論貢獻與世界影響研究 | 趙紅軍 | 一般項目 | 理論經濟 |
6 | 新政治人類學在“中國特色政治學三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 陶慶 | 一般項目 | 政治學 |
7 | 宋神宗的軍事改革與對夏經略研究 | 雷家聖 | 一般項目 | 中國歷史 |
8 | 古典概率史研究(1650—1850) | 王幼軍 | 一般項目 | 世界歷史 |
9 | 19世紀英國人非洲行居記錄研究 | 劉偉才 | 一般項目 | 世界歷史 |
10 | 理雅各漢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 丁大剛 | 一般項目 | 宗教學 |
11 | 藏傳佛教名著《宗義廣論》的翻譯與研究 | 牛宏 | 一般項目 | 宗教學 |
12 | 日本唐詩學研究 | 查清華 | 一般項目 | 中國文學 |
13 | 童年文化與新世紀原創兒童文學研究 | 李學斌 | 一般項目 | 中國文學 |
14 | 《黃帝內經》英譯及譯本對比研究 | 李照國 | 一般項目 | 語言學 |
15 | 基於大型歷時語料庫的漢語構式化研究 | 雷冬平 | 一般項目 | 語言學 |
16 | 現代漢語“形義錯配”構式的接口機製研究 | 李勁榮 | 一般項目 | 語言學 |
17 | 多元理性比較視閥下網絡交往行為與合理引導研究 | 李名亮 | 一般項目 | 新聞學與傳播學 |
18 | 基於CAS理論的我國退役優秀運動員自主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研究 | 楊尚劍 | 一般項目 | 體育學 |
19 | 最新黃老學出土文獻研究 | 袁青 | 青年項目 | 哲學 |
20 | 當代西方情感哲學的起源、發展與應用研究 | 崔露什 | 青年項目 | 哲學 |
21 | 宋代朝會製度研究 | 任石 | 青年項目 | 中國歷史 |
22 | 晚明江南地域結構變化與基層社會研究 | 楊茜 | 青年項目 | 中國歷史 |
23 | 近代日本“亞洲主義”政策化的批判研究 | 劉峰 | 青年項目 | 世界歷史 |
24 | 唐宋轉型視野下宋詩諧戲寫作的文化內涵研究 | 姚華 | 青年項目 | 中國文學 |
25 | 漢語語篇意義整合的機製和手段研究 | 殷禎岑 | 青年項目 | 語言學 |
26 | 互聯網雙重嵌入視角下眾包式創新機製與幹預對策研究 | 肖薇 | 青年項目 | 管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