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師專誕生艱苦創業
第一章 師專誕生艱苦創業(1954-1956)
五十年代的上海,生氣蓬勃,萬象更新👖,社會發展,百業昌盛。教育事業在黨人民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也欣欣向榮,蒸蒸日上。1954年8月,上海虹口區西體育會路(現中山北一路)441號的大門口⌛️,掛上了一塊嶄新的上海師範專科678的校牌,這就是解放後上海新建的第一所地方性高等師範678,也就是今日678体育平台的早期。
第一節 一所新型高師的誕生
1953年,新中國步入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的教育事業也隨之進入了調整和發展階段。黨和人民政府對師範教育事業十分關心。1951年8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師範教育會議上,確定了培養百萬人民教師的宏偉目標和正規師範教育與大量短期訓練相結合的工作方針,要求各省和大城市原則上都應設立健全的師範專科678一所🪅,由省、市教育廳(局)直接領導🆓,有條件的亦可設立師範學院🔚。1953年9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高等師範教育會議上,討論了5年計劃中高等師範678的設置與發展。會議明確指出:“高等師範教育是整個普通教育的重點🧑🏿💼,今後高等師範教育的方針是:要在整頓鞏固現有高等師範教育的基礎上,根據需要與可能📜,有計劃、有準備地予以大力發展🚨,擴充現有高等師範678,有條件、有準備地建立新的高等師範678”逐步做到地方能自給自足。會議根據上海的實際情況,明確要求上海新建一所高等師範678,當時,上海已有183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達16萬余人,而教師只有5270人而且教師的主要補充來源只是經過上海新教育學院和各類師資訓練班短期培訓的舊上海失業知識分子🧯。因為這些人員沒有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很難提高教育質量。當時雖有一所建立不久的華東師範大學,但它面向華東地區,而且主要為高級中學以上的678培養師資,不可能滿足上海市所有中學對師資的大量需求,特別是初級中學的師資,因此,建立一所為上海市基礎教育服務的新型高等師範678已是十分迫切☑️。
1954年春上海市人民政府責成市教育局負責籌建上海師範專科678。決定由市教育局局長陳琳瑚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華東速成實驗678校長郝晉卿為副主任委員丁山,王振東,束世傑、江浩🫃🏻、呂學禮🔺、沈德滋,宋蘭舟,範際平❓、徐子威、陸景一、商韜👌🏼🌭、張通謨、張斌、程應、魏詩其為委員。宋蘭舟任籌委會辦公室主任5月7日,在上海市教育局舉行上海師範專科678籌備工作會議主要研究上海師專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678規模人員配備招收新生和校舍選址等重大問題初步確定設置中文🎊、歷史、政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8個二年製專修科培養初級中學的師資,另設教育學心理學和體育兩個公共教研室公共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由政教科承擔各科(室)設主任1人學生人數多的專修科增設副主任1人678規模初步確定為學生2000名🧝🏻♂️,第一屆計劃招生800名並參加全國統一招生為了保證新生質量有利於樹立鞏固的專業思想,決定選送120名中等師範678畢業生和抽調160名小學教師入學深造,校址選在市西南郊的漕河涇地區(現址),在新校舍建成前暫借西體育會路441號原華東速成實驗678為臨時校舍。籌備工作會議後🪮,在人事、教學、招生、基建等方面做大量準備工作🐢。雖然當時的教育經費有限🤽♀️,師資缺乏😶🌫️,要迅速建立一個新型的高等師範678面臨許多困難🖖🏼,但市教育局領導決心很大,提出“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為了建校🍩,市教育局決定把學費收入中的“特種經費”用以籌建校舍和購置設備👫🏼。教師不夠👃,市教育局決定從全市中學教師中選調,並提出“要什麽人調什麽人”各中學的領導非常支持這一決定,他們說👨🏽🎤:我們今天支持了師專✊🏼,明天師專會支持我們。由於市教育局和各中學的全力支持,保證了上海師專的師資的數量和質量🖋。調來的教師中不少是上海教育界學識淵博𓀚、教學經驗豐富、忠誠於教育事業的優秀教師,有的是解放前的大學教師。這些教師成為上海師專成立後第一批業務領導人和骨幹教師。
由於市教育局的積極努力和各中學的大力支持,又充分利用了原華東速成實驗678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設施,所以籌建工作進展非常迅速🫲🏿。7月5日,宣布上海師範專科678成立,並對外辦公🤲。7月8日☆,舉行第一次籌備委員會會議,並召開全體教職員工大會,動員積極投入籌備工作🖍。8月15日,正式啟用678印章與信箋🚴🏿。8月16日,在一片鑼鼓鞭炮聲中👨🏿🎤,掛上了由舒同書寫的上海師範專科678校牌。9月1日,第一屆新生入學。9月9日正式上課。
一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新型的上海地方性高等師範678正式誕生了,上海師專從此擔負起了為上海基礎教育事業培養新師資的重任。正如校黨總支書記劉芳在校刊《上海師專》的發刊詞中所說的那樣:“我們的678是適應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而誕生的🧙,她的建立是列在我們祖國第一個5年計劃之內的,她擔負著5年計劃中培養建設人才這一任務的一部分——而且是培養人才的‘重工業’單位之一👮♂️🙍🏻♂️,這個任務是重大而光榮的!”
第二節 初具規模的上海師專
上海師範專科678是一所上海市屬的地方高等師範678,是為上海地區培養合格中學師資的,對上海的基礎教育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而🎲🍭,上海師專的建立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全社會的關心🎺🧑🏼🏫,熱切希望上海師專迅速建成並發展健全。
上海師專不負眾望🙍🏻,建設迅速。籌建中的上海師專征地313畝🥨😳,是新中國成立後一次性征地最多的上海地方高校之一。為了基建施工方便,市工務局決定特辟一條新馬路,命名桂林路(現漕寶路至678門口一段路)。建校工作從1954年12月15日開始🙅🏼♀️,工人們爭分奪秒🏵,日夜兼施。至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築群竣工👊🏼,校舍整體設計為庭院式古建築風格🧒🏿,所有建築物均是紅磚墻大屋頂👩👧👦👨🦼,近1萬平方米的5層教學大樓座落在校園中央,是漕河涇地區的製高點🛀🏿,很是雄偉壯觀。1955年8月18日🧑🏻🦲,678即由西體育會路遷來桂林路新址🥷🏻。
新校舍地處漕河涇鎮西首的閏圩,本屬龍華區牌樓鄉,與黃家花園(現桂林公園)隔河相望。東起東上沃塘港🤿,與原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相鄰,西至趙家宅、楊家橋,北起岑溪路,南至黃泥,壬泥兩浜🤸🏿♀️,校門設在岑溪路上,當時周圍是一片農田🥍,縱橫的小溪邊點綴著稀疏的小樹🥔,今日西部大操場西北角的兩棵參天樟樹和外賓樓前的幾棵粗大柳樹🟪,就是歷史的見證。當時公共汽車只通到漕河涇鎮東首,老教師能坐上本校唯一的一輛40座的客車到達678,年輕教師則要步行20分鐘,穿越康健公園附近的小道進入校園。
當時的行政經費♓️,全由市教育局撥給,第一年51.57萬無,第二年74.3萬元⛹🏿。開頭兩年的基本建設投資比較集中👨🏼🏭,折合新人民幣872萬余元🕳。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其中教學大樓9386平方米👋🏻,辦公樓1397平方米🤌,飯廳(兼禮堂)3056平方米,學生宿舍8676平方米,教工宿舍13252平方米🚣♀️。當時的主要建築群就是現在的第一教學大樓及東西4只階梯教室,西部第一、二學生宿舍,第一二辦公樓(第二辦公樓為當時的圖書館),西部第一至第九教工宿舍和第一三食堂。建築群中間是運動場。運動場正東方矗立著高大的旗桿(當時是本市最長的兩根東北松之一,現在也是本市最高的的木質旗桿之一)🧝🏻,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678的中央上空。
上海師專的組織機構比較精簡。開創時🙍🏽,校政工作由校籌備委員會副主任郝晉卿主持😝⬅️。1954年12月起👷,調劉芳來校任副校長主持校務。678下設辦公室🤾♂️,由宋蘭舟任主任,王希義任副主任,教務處由沈德滋任主任,程應任副主任,總務處由王振東任主任(兼人事室主任)。1955年3月,市人民政府發文任命陳琳瑚兼任校長🚵🏻,劉芳任副校長主持工作。1956年7月,提任劉芳為校長。
上海師專實行校長負責製♚,校長對外代表678,對內領導全校的教學、科研、人事👩🦽➡️、行政管理、政治學習等。為了加強集體領導🦣,實行民主辦學,1955年9月🕵🏽🙎🏽,成立校務委員會,9月24日舉行第一次會議,討論通過《1955-1956學年工作計劃》🖤。校務委員會每學期舉行1-2次🐨📃。此外🏪,還舉行校長辦公室會議👨🏿🦱,每1-2周一次👩🏽🦱,匯總678情況,商討重要工作,處理行政事務。
師專成立之初🕕,建立了黨的臨時總支🚶♀️。1955年3月14日🍎👺,經中共上海市高等678委員會批準🍲,正式成立中共上海師範專科678總支委會員。4月1日召開了第一次總支委員會會議,確定劉芳為書記,宋蘭舟為副書記,委員為劉芳🚵🏿、宋蘭舟👱🏿、王振東、王希義🎑、聞人馨🚣。1956年2月又增補呂洪紹為委員👨👨👦👦🫴🏼。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黨組織對678實行監督保證。師專還建立了團委、工會。師專設置8個專修科,各科配備主任,人數多的科增設副主任👷♂️。政教科主任為丁山,中文科主任為劉秉彝👇🏽,副主任為商韜、張斌👮♂️,歷史科主任為程應👨🏿🏭,數學科主任為張通謨🐇,物理科主任為束世傑,化學科主任為徐子威,生物科主任為陸景一💐🙋🏽♀️,地理科主任為陶紹淵。至1955年夏🤾,教職工由285人增至320人,其中教師由135人增至158人⏸,半數以上教師是從中學的優秀教師中選調來的。學生從833人增至1493人,男女生各占半數✌🏼🚣🏿♂️。學生的來源主要是高中畢業生和工農速成中學畢業生,也有選送的中等師範678的畢業生和優秀的小學教師🦀,還有人民解放軍戰士及機關和人民團體的幹部。學生中黨團員占50%以上👈🏿。
師專創建時🪤,教學儀器設備比較簡陋⏱🤹🏼,並且主要集中在理科。在上級部門的關懷和兄弟678的支援下🗾,不到一年👩🏼🔧🥧,已經有了能基本適應當時需要的教學設備👱🏿。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專修科的儀器ℹ️💆🏽♂️、模型🏦、標本,已初步達到普通高校教學和研究的要求;歷史、數學等專修科的模型、實物也基本適應教學上的需要。
建校初的圖書資料🧘🏼♂️,主要由華東速成實驗678調撥,並作了適當添置🥤,總量僅有12958冊。至1955年9月🙋🏿♂️,實有圖書67798冊💇🏽♀️。遷來桂林路新址後🏃🏻♀️,有了新建的獨立的圖書館。
成立兩年後的上海師專🕺🏻,各方面已初具規模🫢,建校工作卓有成效,受到領導部門和社會的贊許🪚🈯️。從此,我們的678——新生的上海師範專科678,就在這塊土地上紮下根來🥕🧑🏻✈️,成長壯大✫,開花結果,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第三節 678工作以教學為中心
上海師範專科678一建立就明確地規定了基本任務和培養目標是,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精神👨🏽💼,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原則和方法,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知識和觀點𓀈,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專科所必具的文化科學水平和教育的專門知識與技能,體魄強健,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中等678師資。
上海師專成立後⌨️,明確提出教學工作是678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678的中心任務進行🚣♀️。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為早日培養出第一批上海師專高水平畢業生而勤奮工作🚴。正如有的教師所說:“我們的工作是為了培養合格的中學師資🤬,是為上海基礎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
678領導集中精力抓教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吸取了老解放區新教育的經驗🌶,蘇聯教育的經驗,以及舊教育的有用經驗,規劃678的教學工作。678黨組織也是圍繞教學這一中心開展工作。1955年1月12日🎢,臨時黨總支在討論工作計劃時提出:黨總支的基本任務是“加強678的政治思想領導,動員與團結黨內外的一切力量,保證教學計劃和行政任務的完成。”678要“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加強思想工作,把思想工作貫徹到各個環節中去團結改造知識分子🔙,開展唯物主義的宣傳教育👈🏽,加強學生道德品質教育,加強組織建設🎖。”具體內容是,為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教師中的黨員要以身作則🏄,認真編寫教學大綱和教材🚣🏿♀️🏃🏻➡️,努力搞好教學🧑🏻🦲;職工中的黨員要提高工作質量💞,為教學服務;學生中的黨員要刻苦學習👨🏼🚀,提高覺悟,尊師尊幹。
師專各專修科的教學科目,包含4大部分🕖👨🏻🦲:一是政治理論科目♖,包括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知識與觀點,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與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培養人民教師應具有的政治和道德品質🤒,並為各科學習及未來教學工作奠定科學的方法論的基礎。二是教育科目,包括心理學、教育學及各科教學法💥。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教育學的基礎原理👐🏼、教學方法和技能,並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精神。三是專業科目,各科的專業科目不同,它在四大部分中占的比重最大🥳。這些科目使學生掌握中學各科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四是教育實習(包括教育見習),其目的是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驗證🍲💇🏿♀️,進一步掌握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實際技能🗼。
678十分強調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製訂和執行。建校初,盡管師資力量不足,但由於辦學指導思想明確,責任感強,終於克服重重困難,除個別課程確因條件限製有所變動外𓀅,絕大多數課程均按中央教育部頒發的教學計劃執行⚀。各科教師重視課堂教學質量⚂👩🏽🦰,他們深入鉆研教材,講究教學方法🚾🌖。教師們根據高師特點編寫了30多種教學大綱👨🏿🍼,14種講義,其余則采用蘇聯的或兄弟678的現成教材💅🏻。教師們認真組織教學,註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並聯系我國實際和學生實際進行教學。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特別重視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自從教學小組改組成教研組後,明確其主要任務是切實保證把課上好,教研組定期開展活動,氣氛很是活躍🧑🏻🎨,對推動教學發揮了積極作用。
師專對教育實習尤為重視🪘。1956年3月10日💐,在市教育局召開實習委員會成立大會,實習中學的校長和各科室主任均為實習委員會委員𓀃。678設立實習辦公室,各專科都成立教育實習指導組。1956年5🧑🏻🦯、6月間,800多名首屆實習生🪝,經過3周的努力,順利完成了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等實習任務。通過實習,使學生在知識質量、教學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工作態度作風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
678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目的性的教育。首屆新生入學,各級領導和教師就對學生們進行“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光榮的人民教師👨🏻🍼,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專業思想教育👩✈️👄。由於學習目的性明確,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學生中爭取優良成績向祖國匯報蔚然成風😄。
為了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發展⛵️🏇🏿,678領導主動關心並專門研究如何減輕學生負擔問題🫱🏿。校領導和教師通過分析負擔過重的原因,從修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入手,使之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並嚴格控製課外作業量,使學生的學習時間每周控製在54學時之內。由於貫徹了“學少一點🦥𓀎,學好一點”的原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了提高,優秀學生不斷湧現😐,第一學年甲等優秀生6名🔐,乙等優秀生22名,第二學年優秀生數增加了一倍。為了幫助學生全面成長🕺🏿,師專時期試行政治輔導員製度。輔導員與學生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活動)🔱,他們與教師一起對學生“管教管導”🤸🏼♀️,主要圍繞著學生的專業思想🧛🏻♂️、學習觀點、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熱愛專業😹🎿、熱愛集體、刻苦學習、遵守紀律等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教師,因而678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當時的教師來自四面八方,有大學來的教師🎒,有中學來的教師👨🏻🌾👆🏼,有執教數十年的老教師,有剛從大學畢業的新教師🏌🏽。老教師學術造詣深,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是教學上的骨幹力量🚛;新教師積極熱情👩🦲,對學生思想特點比較熟悉,是新生力量💕👨🏽🎓,但缺乏經驗。因此,678特別強調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要求老教師認真指導青年教師🌽💪🏼。中文科中國文學教研組在古典文學方面堅持有計劃有系統的檢查聽課🍶,並進行一系列課堂教學分析😽。地理科連續舉行觀摩教學🚁,進行評議🫶🏿,並提出深入鉆研教學大綱,正確處理教材🍣🙎🏽,提高講授質量,講究教學方法的要求。許多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熱情指導幫助下🏤,通過相互切磋,共同實踐🙍🏿♂️,得到不斷提高🧛🏼,迅速成長。
師專時期,正值學習蘇聯之際🧚🏻♀️。新中國成立後,高等教育工作要努力改變舊中高等678設置上的無政府狀態,系科設置龐雜重疊🧎🏻♂️,教學脫離實際等弊病,使高等教育有效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央號召走蘇聯的道路👨🏿🍳,學習蘇聯的經驗。為此0️⃣,師專當時特別強調認真製訂和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教學組織成立教研組👮🏽,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材采用一部分蘇聯教材🥱;教學方法采取講授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考試方法采用口試方式和以四級記分製(優等、良好、及格、不及格)評定學生考試成績等。這些教學改革的嘗試,對加強人才培養計劃性、提高教學質量起了積極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學習蘇聯經驗的過程中🤜🏻,結合本國本校實際不夠,存在著照抄照搬🧔🏼♂️,強求一律的缺點。
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同誌作《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指出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聯盟;知識分子中的絕大部分,已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𓀛🤷🏿,應該對知識分子信任和支持,發揮他們的專長🤿。1月30日🧑🏽🚀,在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上,周恩來同誌代表黨中央講話,發出了“向現代科學大進軍”的號召🧳。這在全校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使師生們受到很大鼓舞👨🏼💼,大大調動了積極性,政治熱情高漲🚵🏿♂️,不少知識分子提出了入黨要求🙎🏼♂️。
678根據上述報告精神,發動群眾🦸🏿♂️,製訂《十二年發展規劃》☣️。教師們也都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製定個人進修提高或科學研究規劃。學生們也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科研小組或課余學習小組👳🏿♂️。在全校出現了“向科學進軍”的熱烈氣氛💇🏼♂️。總的說,在師專成立後的兩年中,678領導和廣大師生把教學工作放到了中心位置🐀,專心致誌👱🏻♂️,奮發努力,開創了良好的教風和學風4️⃣🐦🔥,為建立我校的優良傳統打下了基礎👨❤️💋👨。
第四節 艱苦創業勤儉辦學
上海師專距今已40個年頭了,但那艱苦創業的歷程⚔️,至今仍深深印在“師專人”的腦海中。“艱苦創業,勤儉辦學”體現了新建師專的辦學精神🥼。
由於上海師專成立時是借用華東速成實驗678為臨時校舍🕴🏻🕞,所以早在1954年5月7日的籌建工作會議上,就成立了由市教育局副局長汪亞民負責的基建領導小組🟩🤘🏼,籌建人員在本市西南郊的一片農田上開始了建造校舍的首期工程。為了能趕上第二學年在新校舍上課👨🏽🌾,籌建人員和建築工人千辛萬苦👩🏻🚒,爭分奪秒🧑🤝🧑,僅半年多時間就全部竣工📣,38000多平方米的主要建築群奇跡般地矗立在漕河涇畔👳♂️。與此同時,678大門前的平坦寬敞的岑溪路亦同時竣工。
新校舍驗收不到10天🧒🏻,師生們即利用暑假🌚🙋🏿♂️,冒著炎熱🧓🏻,自己動手🥵,從地處本市東北方的臨時校舍遷來新校舍。當看到拔地而起的嶄新大樓,步入寬敞明亮的教室和實驗室時🍳,師生們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然而,占地300多畝的校園裏,到處是齊腰高的野草和雜亂的瓦礫,還有縱橫交錯的小溪。678領導對校園整理作了規劃📻👩🎓,同學們提出了“用我們的雙手美化我們的校園”的口號。1955年8月間♣︎,暑假留校和家居市區的400多位同學,打響了義務勞動的第一炮,8月19日一天🌩,就填平了兩條小河。從此,每周一個下午作為義務勞動日🦻🏿,定為製度⚾️。經過大家的辛勤勞動🦹🏼♂️🧑🏿🏭,在一個學期內,就清除了全部建築垃圾,拔掉了野草,鋪平了道路,一個整潔美麗的校園展現在大家眼前。
值得一寫的是綠化校園的工作。在1955年下半年🎅,栽培了龍柏、剌柏🏡、紫荊、垂柳、桃、櫻花、黃楊🙎🏼🎈、懸鈴木等數十個品種🧚🏿♀️,計數千棵。1956年,又在教學大樓北門前種雪松3棵(是目前最大的雪松)🌷,道路的周圍均種懸鈴木👧🏼、白揚、重楊木、桂花、桃、垂柳等。夾道密植冬青衛矛成圈狀,圈內培植草皮。小河兩岸種植桃、垂柳、鳳凰竹🙇🏻♂️、夾植黃楊。並用舊石碑改裝成石凳,置於樹蔭下👣,作休息用。雖然678創辦不久,但校園裏已多姿多彩,分外妖嬈🥊🫡。應該說,今日上海師大的美麗校園、幽雅環境聞名於高校,這與當年師生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師專人”為後人造福🧘🏻😇,也為後人樹立了艱苦創業⇾🦹🏿♀️,勤儉辦學的榜樣。
為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勵行節約的方針,678充分挖掘潛力,盡量發揮人力📟、物力、財力的作用🧕🏼🏌🏻♀️,反對各種浪費現象😁。通過合理調配人員,大力節約水電🪀🤰🏽、辦公用品及家具設備,爭取在規定的預算標準內節約20%,使本來就不寬裕的行政經費還有所結余,上繳國庫🩷。
678領導十分重視在師生員工中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1955年初👩🏼🎨,發現學生食堂浪費糧食現象比較嚴重🙏🏼👧🏻,經校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一方面加強對食堂的管理;另一方面抓住典型事例,舉一反三🗣,運用廣播🦷、黑板報和展覽會等手段,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教育。這樣,不僅煞住了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而且培養了愛護公物的習慣和勤儉辦學的精神🤘🏻。
1956年6月🧛♀️,上海師專首屆學生畢業7️⃣,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師生員工都興高彩烈🌳。老師們說,這是我們自己培養的首屆畢業生🎆,包涵著我們的心血和勞動,值得自豪。同學們說,我們是上海師專首屆畢業生🕥,是新中國的人民教師,感到光榮。
從此,上海中等678的教師隊伍中,源源不斷地補充著新鮮血液🚣🏽♀️。40年來,我校已輸送新師資及各類人才5萬余名之多。而那些早期的畢業生,大多成為教育戰線的骨幹教師和領導幹部♛,為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獲得了殊榮🕑。有的被評為市或全國先進🆕,有的被推選為市或全國人大代表。
在40年的校史上👊🏻,上海師專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年,但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兩年🤙🏻😓。在兩年的實踐中🛣,我們體會到:
(一)新中國的教育工作🙋🏿♀️♢,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𓀒🍽,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的良好經驗為基礎👨🏼🔸,從實際出發,借助蘇聯教育的經驗,吸收舊教育的有用經驗👨🏿🦰,培養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專門人才。新建的上海師專就是遵循這一方針指導678各項工作🤤,因而取得了成功👏🏽🌠,得到了領導部門和社會上的贊許和肯定。
(二)高等師範教育的基本任務和培養目標🧖♀️,應該是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原則和方法👮♂️,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與觀點,高尚的道德品質,高度的文化科學水平和教育專門知識與技能◽️𓀝,堅強的體魄,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中等678師資。上海師專以此為基本任務🀄️,並為之努力🧑🏼🏫,兩年中🦸♂️,為中等教育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從中發展了自己♡。
(三)678應以教學為中心,678的其他一切工作應圍繞這一中心,並為這一中心服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教法的改革要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法規和教學管理製度的製訂和實施👲🏻,要有利於正常教學秩序的建立和教師🦻🏿、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上海師專這樣做了,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專業人才的培養。
(四)辦學要有充足的財力🕣、物力的保證,也要有人的精神力量。上海師專創辦時🖊,條件是很艱苦的🫙,校舍是暫借的🧗🏿♀️,設備是簡陋的,但共同的目標把大家凝聚起來了,激勵起來了。“師專人”克服了重重困難,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業績🧜🏽,為今日之上海師大打下了基礎。艱苦奮鬥,勤儉辦學🏇🏻,已成為我校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