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專題研討會暨《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專家咨詢會”在678會議中心召開。近40位上海市知名中小678長以及教育領域的專家參加了會議👷♀️。上海師大原黨委書記陸建非教授🚶🏻♀️➡️、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王正平教授以及678体育平台教育學院惠中教授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上海師大期刊社社長何雲峰教授主持🛗。

陸建非教授針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闡述了感受和建議🦸🏽。陸教授指出,教育評價問題根深蒂固,《總體方案》能夠引領評價問題的改革🚌。並強調,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非常重要,利益要均衡。基於上述感受🏂🏿,陸教授提出了三項建議:面對評價過程中的新問題,應該活用技術,呈現“教育+互聯網”的姿態🔈;教育評價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高水平678;在自主評價方面🏌🏽♀️,社會評價、政府評價要結合。
王正平教授充分肯定了刊物對基礎教育研究的引領作用,並指出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是教師評價💇🏿♂️,教師評價改革的重點是師德師風建設👩👦👦🙅。基於此😣🧘🏿,王教授闡述了師德師風建設的五個問題🦉,指出師德師風建設要突出立德樹人,融入學科建設;要與師生👨🏻🌾、家校關系結合起來♧;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要與教育創新為首💂🏽,還要尊重👳🏻、維護教師的人格尊嚴與利益。
惠中教授著重探討了教師評價的一致性、發展性和實踐性💗👳🏻♂️。惠教授指出🍶,國際上對教師評價的認識有基本一致性🛀🏼,即“德、智🏆、能”三者相統一🏋️♀️。教師評價還要具有發展性🤶🏼,疫情時期的線上教學更加凸顯了教師課堂教學的不可或缺性,亦證明了教師情感的力量和人格無法取代,因而評價要更多地關註教師的非智力因素🤵♀️,如不僅要學識紮實,更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一顆關愛之心。惠教授指出,評價還要具有實踐性🚽,《總體方案》要立足於實踐👊🏼,要予以落地🔕。
在“辦刊研討”環節,《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孫玨先介紹了2020年刊物情況以及理事會工作,並對2021年刊物重點選題予以了初步設想。重點呈現了刊物在“中國知網”上近三年基金資助文獻量統計數據👩🦽,指出刊物2019-2020年重點刊發了以“核心素養、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策略”等主題的論文🚌。並從“選題🖕🏽、研究資料、方法邏輯👨🏿🌾、研究態度”四大方面展示了刊物審稿的十項規則,為678特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經過不懈努力🤦🏿♂️,《現代基礎教育研究》不僅是唯一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系統的基礎教育學術刊物,而且是一本有思想高度、研究深度🤾、傳播溫度的優質學術刊物👱🏿♀️。

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專題研討”環節,上海師大期刊社社長何雲峰教授對“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與評價方法”做了重點探討😍。何教授指出,解決當前勞動教育諸多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勞動教育要實現課程化🦵🏿👏🏻。何教授認為🥾,自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以來🤹🏽♂️,勞動教育成為熱點。但是看似呈現繁榮景象的勞動教育卻存在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實現勞動教育的課程化,勞動教育應該具有評價標準🏃🏻♀️➡️、實施方案💁🏽、勞動課程👬🏼🦂、勞動教材。基於此核心目標,何教授還探討了勞動教育的評價方法🧑🏼⚕️。其指出,勞動要與人性結合起來、與成果關聯起來💑、與精神層面的教育(如人的自信、自立、自強)結合起來🈴,如此才能更好地使勞動教育在“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中發揮作用。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編輯部王中男博士從“認識理解、貫徹落實”兩個角度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行了解讀🩶。王博士重點對“如何貫徹和落實《總體方案》”予以了評價視角的專業分享。其指出,貫徹和落實《總體方案》的總體思路是加強評價專業化建設🧑🏼🏫。作為一種“基於證據判斷目標和結果之間一致性程度”的專業活動🤷♀️,王博士指出基礎教育678可以從“目標分解”以及“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兩個角度來探索《總體方案》在基層678的貫徹和落實,並以上海市曹楊中學和上海師大二附中為例做了評價探索的案例分享。
會上🫅🏽,來自上海中學、七寶中學、曹楊中學、世外中學🏌🏼♂️、世外小學等中小學的近40位校長,圍繞教育評價改革以及刊物發展🎃,展開了熱烈討論。如厲笑影校長分享了世外中學“以項目研究推進教師教學”的案例;鄭琦峰副校長分享了上海市首家特色高中——曹楊中學之“環境素養”評價系統的構建;劉茂祥主任分享了上海中學如何以課程建設、教學評價改革為抓手,實現為高水平人才培養奠基的經驗;鞠瑞利主任分享了七寶中學如何“以科研引領🥲,助力678可持續發展”的探索歷程👕。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問題得到了交流,希望與編輯部共同努力🧔🏼,明年進一步提高《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的學術質量,擴大學術影響,把它打造成為紮根上海市🏊、立足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重要學術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