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上海市基礎教育發展與教育強國建設研討會”暨《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23年理事會在我校舉行。30余位上海市知名中小678長以及教育領域的專家出席了會議📉。

校長袁雯教授🥷🏻、校原黨委書記陸建非教授🔙、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周增為⛹🏽♀️,我校副校長張崢嶸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上海師大期刊社社長💆🏿♀️、總編、《現代基礎教育研究》主編洪慶明教授主持💍。

袁雯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舉辦研討會,旨在提升刊物質量。上海師大的鮮明特色在於和中小學聯系緊密,服務於上海的中小學教育。作為上海師大的學術刊物,《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如何服務於上海基礎教育是其重點🧂。同時🫳🏼,袁校長也希望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研究成果能夠賦能刊物,為刊物增光添彩。最後,袁雯殷切期冀《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在未來成為更有影響力的刊物⏺。
陸建非教授闡述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心得體會並指出未來研究方向👨🎤。他表示,深刻理解和贊同中央對教育的客觀理解和真實評價👈🏿👍🏿;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師,強教必先強師⛹🏿♂️;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總體改革。未來研究方向在於🎉:教育促進人的幸福🧑✈️👩❤️👨;教育聯結人與社會🤹🏻;教育締結世界和平。並寄語《現代基礎教育研究》成為上海師大的品牌亮點。

周增為認為,《現代基礎教育研究》構建了大中小一體化研究的範式🧖🏽♀️。他指出🛬,《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在上海乃至全國有其地位,有著高質量教育的表達和呈現方式。刊物的未來發展應更加側重於現代性以及基礎教育的定位🧜🏼。要思考基礎教育的未來,刊物身在師大,肩負引領責任🍝。
張崢嶸指出🪁,上海師大重視基礎教育🥰,重視《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刊物的質量提升要抓住兩個方面:站位要高🆗,和國家戰略方向保持一致;定位要準🖼🍅,立足上海實踐經驗♘。《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和基礎教育集團是上海師大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刊物要聯結基礎教育集團,凝練基礎教育集團辦學的特色。

洪慶明教授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由衷感謝上海師大校領導以及與會專家對《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作為上海老牌師範大學的刊物➰,《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始終秉持的宗旨是,力圖在高校師資教育與基礎教學需求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從而為678人才培養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服務,為上海的基礎教育的研究和發展服務。
在“工作匯報”環節,《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孫玨重點呈現刊物連續成為CSSCI來源集刊以及“AMI綜合評價”入選集刊的工作成績。並基於中國知網數據以及名欄專題建設🦉,對辦刊經驗予以分享☝️。最後指出,學術研究要關註實踐與理論的關系🌺,權威話語與自己話語的關系,最好能夠將研究聚焦點與教師發展的生長點緊密結合😝。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副編審王中男博士主持“專題研討”環節。上海市世外中678長厲笑影、上海市實驗678校長徐紅、上海市南洋模範中678長李嘯瑜分別圍繞“教師培育🥵、學生培養、課程建設”三個維度分享了報告內容。厲笑影指出👨🏼🦰,可通過搭建“教-學-研”框架👨❤️💋👨,激發教師的學習內驅力,潛心培育智慧教師👇🏼。徐紅指出🏂🔏,智優學生客觀存在🚵,要基於“護長容短”的理念識別學生潛能👝,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李嘯瑜展示了南模中學的課程結構框架和課程實施樣態,並與在座嘉賓分享了“為學生的發展留出空間”和“留白可變”的課程理念。



在“自由研討”環節💁,來自上海中學🫃🏿、市三女中、西南位育中學、大境中學、上寶中學、桃李園實驗678、逸夫小學、世外小學等單位的30余位校長,圍繞上海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刊物選題設想,展開了熱烈討論,市教委期刊處督導專家也出席了會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研討交流為678高質量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智慧,搭建了教育專家與中小678之間的重要科研平臺👩🏼🍼9️⃣,也擴大了《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的學術影響🎻。研討會在熱烈的交流氣氛中圓滿結束。

(供稿🛟:《現代基礎教育研究》編輯部 攝影: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