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審議通過,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公布💆🏽♂️,總獲獎成果150項🧕🏿,其中學術貢獻獎4項、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30項🎂、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116項。我校6項成果獲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其中著作類3項🍋,論文類3項,均為二等獎。獲獎數在全市申報單位中排名第五,在市屬高校中排名第二。

《中國戲曲劇種研究》是朱恒夫教授主持的國家哲社項目的最終成果🍉,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18年出版🕵🏿。本課題從立項到出版著作,歷時7年,期間📥,朱恒夫教授帶領由十多位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對28個省的戲曲劇種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觀看了346臺戲曲劇目👩🏻⚕️,訪談了100多位戲曲演員🤰、導演、作曲👐🏿、舞美以及行政管理人員,查閱了大量的古今文獻💲,做了700多萬字的筆記。該書對中國戲曲劇種做了較為全面的研究🪥,論述了劇種的定義、現存劇種之“種劇”、劇種在各地的分布狀況🫧🚵🏽♀️,追究了諸劇種的發展歷史🧑🏼⚖️,探討了劇種演進的規律,介紹了京劇、越劇、昆曲、豫劇、評劇🦣、淮劇、滬劇等一百多個影響較大劇種的藝術特色💚、代表劇目、代表演員等🙎🏿♂️。許多專家評論其書說,它將戲曲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蘇州評彈社會史料集成》是以唐力行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評彈歷史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階段性成果,也是“評彈與江南社會”研究叢書的最新力作。本書以豐富多元的史料回應了蘇州評彈研究存在的三個終極問題:蘇州評彈是什麽、蘇州評彈從哪裏來、蘇州評彈往哪裏去🥝💻,為構建蘇州評彈學奠定了重要學術基礎,具有裏程碑意義。全書360萬字,分為三卷,上卷是傳統時代的蘇州評彈,中卷從建國初到60年代中期,下卷經歷改革開放一直到今天。為便於檢索,設有專題索引與人名索引。以時間縱向為主,輔之以橫向的專題,縱橫結合,全方位地呈現了每個時期蘇州評彈的變遷🥷🏽,系統梳理了評彈發展歷史、發展特點與發展規律🧑🏻🦽。
《全宋筆記》(增訂本),678体育平台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一百零二冊,收入宋代筆記四百七十六種,總計二千三百萬字。中國古代筆記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以質樸👟、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地描述了古代文化風貌和社會生活場景👌🏻,蘊含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傳世的宋人筆記極為分散,尋覓十分不便,且在長期的編輯刻印流傳中,錯訛叢生,相當一部分著作已非原貌。對傳世的宋人筆記進行系統整理👲,編纂出版一部筆記總匯🍻,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基礎性文化學術工程🧕🏿➡️。本成果為學界提供了一部經系統編纂整理👩🏼🦳,收羅齊全,便於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筆記總集♎️。這將有助於發掘這批文獻的應用價值,更好地傳承祖國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學術研究。
《流散文學的時代表征及世界意義——以非洲英語文學為例》旨在從流散文學視閾出發對非洲文學特別是非洲英語文學的總體表征👩🏽🦰、文化屬性及美學特質進行了深層詮釋,對非洲文學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及重要意義進行了探討👐,對世界文學多樣性的構成和世界文學新版圖的繪製進行了揭示。認識和把握非洲英語文學的流散表征🥑,並據此對流散文學基本概念進行重新闡釋🚴🏻,對於正確認識世界各地的文學現象、創作發生和文化成因,揭櫫其復雜的源流嬗變和深層的世界文學文化意義,具有重要價值🧑🏻🔧,對世界文學概念的重新定義和世界文學版圖的重新繪製也具有重要意義。這篇論文近30000字,為國內外學界的非洲文學研究乃至其他“非主流”文學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是中國學者對話西方學界、構建自身學術話語的體現🟡。
《西方早期漢籍目錄的中國文學分類考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典小說西傳文獻整理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該文以1919年中國現代文學發生之前由西方學者編纂的漢籍目錄為研究對象,考察其中的中國文學分類及文體概念的演變,探討了西方漢籍目錄與近代中國文學分類的歷史生成與文體重構,有助於厘清近代中國文學演變的復雜學術理路,揭示漢籍目錄在西方構建中國文學知識譜系中發揮的作用,以及近代中國文學觀念🧜🏼♀️、文體概念、知識體系發生的深刻變革◽️。這一成果不僅推進了文體學研究🤛,而且在中國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產生了跨學科的影響。2019年該文入選上海市社會科學屆聯合會十大年度論文🫃🏽。
《兒童社交回避行為的成因探析:一項追蹤研究》全面探析了兒童社交回避行為的成因😒,通過追蹤研究建立潛變量交叉滯後模型,發現在控製了各變量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後,先前的抑郁感可以預測後期社交回避的發展🚱,而先前的社交回避並不能預測後期抑郁感的提升,社交焦慮感和同伴關系問題均不能預測後期的社交回避,首次正面證實了兒童之所以會社交回避是因為內心的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