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計劃項目名單正式公布,17所高校的67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我校方廣锠老師申報的《中華古籍數字化整理新模式》👢、鄭顯文老師申報的《“一帶一路”沿線新發現的古代各民族的法律文書整理及研究》獲人文社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沈百飛老師申報的《強場渦旋激光前沿物理》、黃學輝老師申報的《植物雜種優勢的遺傳學研究》獲自然科學重大項目立項資助🫵🏿。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高校紮實開展基礎研究,提升上海高校的知識創新和知識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和支撐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市教委決定組織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的申報工作🧖🏻。市教委鼓勵本市各高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自主開展基礎研究科研布局,並優化項目支持方式🪩,建立長周期穩定支持機製,寬容失敗,鼓勵自由探索🔢,穩定資助一批高校優秀科研工作者,圍繞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大理論問題和自然科學前沿基礎研究領域的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開展前瞻性研究🚘🧑🏻🔬,潛心科研工作,爭取產生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科研創新計劃每隔1年集中受理申報一次✉️,資助項目研究期限一般為5年。采用定額補助直接費用方式,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大項目每次立項數不超過20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75萬😵,自然科學領域重大項目每次立項數不超過40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300萬元💇。